不必过度解读硅谷银行

今天继续说说硅谷银行。

这个案例很有趣,目前很多自媒体甚至财经媒体所谓「美国银行面临多米诺骨牌效应」的观点有很大问题,我来解释一下为什么大家都错了。

硅谷银行的倒闭虽然很吓人,但不会对美国的传统银行业产生多米诺效应。

原因很简单:硅谷银行太特殊了,无论是主营业务、资产组合、还是存款结构,都和传统银行业有极大区别。由于其极端性和特殊性,硅谷银行面临的问题,大概率不会发生在同业身上。

首先(图一),硅谷银行不接受私人客户,所以他们的客户存款额度都比较大,存款在25万美金以下的客户占比仅为2.7%,全美无数商业银行中排名倒数第二。而 FDIC 承保金额上限是25万美金,这意味着 97% 以上的客户存款不受 FDIC 保护。

其次(图二),硅谷银行资产的的55.4%是证券,在同业中排第一名。可见硅谷银行对于自身资产的风险偏好非常激进,正经银行不会这么操作。十几年的科技大牛市所带来的超额利润,把硅谷银行的风控系统干掉了。

最后(图三),硅谷银行的证券资产中,47.5% 在五年后到期。这一点同样证明了硅谷银行在风险上「独树一帜」的风格,赚钱不要命。

普通商业银行,不会只接受企业客户,会有大量的散户存款,而这些存款受到 FDIC 保护,哪怕遭遇同样的流动性危机,也有 FDIC 来兜底。散户们可以成为银行本身流动性的重要安全垫。

同时,大多数银行也不会把自己的资产集中在证券这种有高度不确定性的权益上,更不会以长支短、放任自己的近一半的持仓在5年以上的周期才获得回报。这么激进的做法在牛市中固然可以最大限度的撬动杠杆,但在退潮时则暴露出了自己光屁股的事实。

因此,硅谷银行这种极端个例,并不能说明整个美国银行业都会面临洗牌。当然,我并不是说其他银行都是白莲花,相反,银行都想赚快钱和大钱。只是,当下暴雷的根源并不存在于大多数商业银行。

有人预测由于硅谷银行事件,美联储3月加息将会降至25个绩点。我觉得不会,理由恰恰就是硅谷银行这个特例不能代表银行界全貌,如果加息的同时顺便「有序爆破」一些重点风险,反而是个好事。况且,美联储加息的逻辑有且只有一个——控制CPI,并不考虑个别金融机构的命运。我大胆预测,3月依然会维持50个基点的加息水平。

Tagged : / /

美联储加息,银行业爆破

(该文写完不到24小时后,硅谷银行宣告破产)

说说这两天最重大的财经新闻——美国银行业隐隐出现了一个大雷:存款流失+投资组合减值,导致流动性危机,进而可能触发客户挤兑和银行倒闭。

这个大雷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尽量尝试用简单的逻辑来阐释。有说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地方,请留言指教。

首先,一切的大背景都是美联储连续一年多的疯狂加息。虽然现在已经暂缓加息脚步,但利率水平依然维持在高位。这就意味着,人们对投资收益的要求更高了,毕竟存个银行定期都有5%的收益,想让我投资其他项目、不得给我更高的利息水平?所以人们的风险偏好更加激进、倾向于把存款从银行拿出来投资于货币基金等风险可控而收益更高的产品。这样,导致了美国银行业的存款流失。

这一点可以类比最近中国房贷业主们的提前还贷行为,二者逻辑相同但行为刚好相反:美国利率上涨所以人们把钱从银行拿出来,中国利率下降,所以房奴们把钱送进银行,把房贷还了就相当于立刻兑换了五六个点的收益。

其次,除了存款流失,美国银行业还面临资产减值风险。今天,硅谷银行暴跌60%的由头就是他们把能卖的投资组合全部卖出、用以补充现金头寸,结果造成了18亿美元的巨额亏损。为什么会亏损呢?因为硅谷银行的投资组合中很大一部分是国债,利率上涨会导致远期国债价格下跌(这个也好理解,同样是5个点收益,我存一年定存不香吗?为啥非要买你5年期甚至10年期国债?在利率上涨的行情下,国债成了比银行存款还糟糕的投资)。于是银行购买的大笔国债的净值大幅下跌,卖出后形成资产减值。

最后,存款流失和资产减值这两点,还会互相作用。正因为存款流失,所以银行需要卖出投资来补充自己的流动性和准备金,而卖出投资则会进一步坐实了投资亏损,甚至让相关投资品(例如国债)价格进一步下跌、进入死亡螺旋,并给市场一个“这家银行开始卖投资、是不是快要完蛋了”的悲观预期,并进一步加速了客户挤兑。

目前看来,这个问题无解,唯一的指望就是银行业自身的风险管理,当然经历了08年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倒闭等大事件后,全世界都知道华尔街之狼们的尿性,也就根本不抱对他们什么指望。这就导致了今天整个整个银行业股票的暴跌。

严格的说,并不一定每家银行的投资组合都会像硅谷银行一样亏损,但流动性的降低则是一个普遍行情。无论如何,美国银行业在未来至少一两年中可能会迎来一段阵痛,小银行面临的挤兑问题很有可能导致新一轮金融机构的倒闭潮,而这就是美国股市当下最担忧的事情。

当然,中国的银行不会出现这种问题,因为所有坏账都可以上交央行、并通过印钞来解决。社会主义优越性不是闹着玩的。

Tagged : / / /